認識一下維生素種類:
人類所需重要維生素
維生素分為兩種,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。「水溶性維生素」易溶於水而不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,吸收後體內貯存很少,過量的多從尿中排出,且容易在烹調中遇熱破壞;「脂溶性維生素」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,而不易溶於水,可隨脂肪為人體吸收並在體內儲積,排泄率不高。每一種維生素通常會產生多種反應,因此大多數維生素都有多種功能。
人體一共需要13種維生素,其中包括4種脂溶性維生素(維生素A,D,E,K)和9種水溶性維生素(8種維生素B,維生素C)。
通稱 | 同效維生素化學名稱 | 溶解性 | 推薦飲食中攝取量 (男性,年齡19–70)[3] | 營養缺乏病 | 最大攝取量 (UL/day)[3] | 過量疾病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維生素A | 視黃醇、視黃醛、類胡蘿蔔素、β-胡蘿蔔素 | 脂溶 | 600µg 女性建議500µg 第三孕期女性建議600µg 哺乳需求女性建議900µg |
夜盲症 乾眼症 保護身體上皮黏膜 視神經萎縮和角膜軟化症[4] |
3 mg | 維生素A過多症 |
維生素B1 | 硫胺素 | 水溶 | 1.2 mg | 腳氣病、神經炎、魏尼凱氏失語症 | N/D[5] | |
維生素B2 | 核黃素 | 水溶 | 1.3 mg | 口腔潰瘍 皮炎 口角炎 角膜炎 舌炎、脂溢性皮炎、口腔炎等 |
N/D | |
維生素B3 | 煙酸、菸鹼酸 | 水溶 | 16.0 mg | 糙皮病 失眠、口腔潰瘍、癩皮病等 |
35.0 mg | |
維生素B5 | 泛酸 | 水溶 | 5.0 mg[6] | 感覺異常、肌肉痙攣、過敏性濕疹 | N/D | |
維生素B6 | 吡哆醇、吡哆醛、吡哆胺 | 水溶 | 1.3-1.7 mg | 貧血[7] | 100 mg | 本體減值、神經系統受損 |
維生素B7 | 生物素 | 水溶 | 30.0 µg | 皮膚炎、腸炎 | N/D | |
維生素B9 | 葉酸 | 水溶 | 400 µg | 妊娠期間缺乏維生素B9可導致出生缺陷,例如嬰兒神經管缺陷;惡性貧血 | 1 mg | (參考維生素B6的營養缺乏病) |
維生素B12 | 鈷胺素、羥基鈷胺、甲基鈷胺 | 水溶 | 2.4 µg | 巨幼細胞性貧血[8] 惡性貧血 |
N/D | |
維生素C | 抗壞血酸 | 水溶 | 90.0 mg | 壞血病 | 2 g | 參考維生素C攝入過量 |
維生素D | 膽利鈣素 | 脂溶 | 5.0 µg-10 µg[9] | 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病(佝僂病) | 50 µg | 維生素D過多症 |
維生素E | 生育酚、三雙鍵生育酚 | 脂溶 | 15.0 mg | 維生素E缺乏非常少見;然而,新生嬰兒缺乏此維生素會罹患溶血性貧血 ;[10]不育症, 習慣性流產 | 1,000 mg | |
維生素K | 葉綠醌(維生素K1)、甲萘醌(維生素K2) | 脂溶 | 120 µg | 出血傾向、凝血酶缺乏,不易止血 | N/D |
詳細資訊請上維基百科查詢(網址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B%B4%E7%94%9F%E7%B4%A0)
最近在收集服用各種保健食品時需要注意的事項,發現全民健康基金會有整理出一個表格,提供給大家做參考
哪些藥草或保健食品與藥物易有交互作用?
病患種類 |
藥物 |
保健食品 |
注意事項 |
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 |
Warfarin
|
蔓越莓汁 |
若INR上升,則可能有交互作用 |
魚油 |
若INR上升則可能有交互作用 |
||
大蒜(蒜精) |
即使INR正常,若出現出血挫傷或出血,則可能有交互作用 |
||
人參 |
盡量避免併用 |
||
聖約翰草 |
併用時,評估Warfanin的反應 |
||
銀杏 |
專家建議慎用 |
||
Aspirin |
銀杏 |
若出現自發性出血,則可能有交互作用 |
|
Thiazide類利尿劑 |
銀杏 |
可能導致血壓上升 |
|
服用心血管藥物病患 |
Digoxin |
人參(西伯利亞) |
開始食用或停用西伯利亞人參時,監控Digoxin的濃度 |
聖約翰草 |
開始食用或停用聖約翰草時,監控Digoxin的濃度 |
||
Verapamil |
聖約翰草 |
若降壓反應減弱時,視需要增加Verapamil劑量 |
|
Statins降血脂藥 |
聖約翰草 |
開始用聖約翰草後,監控血脂濃度 |
|
服用精神疾患藥物病患 |
非典型抗憂鬱劑 |
銀杏 |
開始用銀杏或停用時,評估病人情緒或行為的改變 |
單胺氧化酶抑制劑(MAOLs) |
人參 |
盡可能避免併用 |
註:INR(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)是國際標準凝血時間比。
(資料來源: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,邱玉珍整理)
如何得知買的保健食品有品質保障?
「健康食品」原本是日常用語(普通名詞、商業名詞),自健康食品管理法在民國88年8月3日正式施行後,轉變為法律用語(專有名詞、法定名詞),任何食品如果想要冠上「健康食品」的名稱,一定要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規定,備妥必要的科學證明及實驗數據,向衛生署提出申請並經審查許可後,才是合法的「健康食品」。健康食品管理法除規範「健康食品」的名詞外,還包括衛生署所認定的「保健功效」宣稱範圍,如果食品的標示或廣告涉及宣稱「保健功效」,也屬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的規定。
民眾面對市售琳琅滿目的保健食品該如何選擇?即使專家也坦言「很難」,但建議一般人從以下幾個地方著手:
■找大品牌或GMP藥廠製造者;然後注意看產品上是否有完整標示品名、成分、廠商名稱、地址、電話及有效日期。
■接下來最好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或藥師,視個別狀況給予適當的營養素補充。此外,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楚的保健食品,因為缺乏品質保障,可能會吃出問題。
■如果民眾要購買有保健功效的「健康食品」,最好買經衛生署核准通過的產品,而且要注意,健康食品不可宣稱療效。「健康食品」須通過動物實驗,並經衛生署認證發給「小綠人」標章及認證字號。若民眾懷疑所購買的健康食品真偽,或宣稱的保健功效是否相符,只要自入口網站打「食品資訊網」,或直接進入衛生署食品資訊網首頁(http://food.doh.gov.tw/FoodNew/),在右手邊「常用查詢」欄位往下找到「健康食品許可證查詢」,點選後即可對照相關產品資料。
有許多不錯的網站資源,如果對自己正在使用的保健食品感到疑惑,可以到以上網址查詢資訊
維生素不可過量使用,以下幾點提供參考
1.油溶性(脂溶性)維生素如A、D、E、K,建議飯後使用,因為它們需要脂肪才能被吸收利用,長期服用會累積在身體內產生中毒
(除了特殊疾病得服用具有凝血功能的維他命K以外,一般民眾只要三餐充足、均衡,並不必要特別補充其他脂溶性維他命)
2.水溶性的維生素C過量雖會從尿液排出,但也會增加尿液酸度,使草酸排泄增加造成腸胃不適
3.鐵和鈣會互相抑制吸收,不要一同補充,建議鈣可以睡前補充亦可幫助睡眠品質,維生素C可幫助鐵質吸收,可一同使用
4.分多次補充,會比一次全部吞下去來得好,讓身體一直能獲得維生素,讓濃度維持在高點。